6月12日夜至13日凌晨镕盛融资,以色列对伊朗发动大规模空袭,目标包括伊朗的核设施、弹道导弹基地及军事领导层。以色列空军声称使用了“数十架”战斗机,打击了伊朗多个地区的核目标。伊朗纳坦兹核燃料浓缩厂遭到攻击,电力基础设施被毁,尽管地下离心机车间未受直接冲击,但断电可能导致离心机损坏。以色列还确认对伊朗哈马丹和大不里士空军基地发动袭击,声称已摧毁大不里士基地。
作为回应,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威胁将使用“克亥巴尔谢坎”中程弹道导弹进一步打击以色列。6月14日凌晨,伊朗向以色列发射了数百枚导弹,主要目标是以色列北部地区。据以色列急救组织消息,此次导弹袭击造成至少13人受伤,其中1人伤势严重。
衡量一国军力不能只看人员规模和装备数量,还需考虑财政、人口、后勤能力和地理位置等因素。经济上,以色列远超伊朗,尤其是人均收入方面,以色列是伊朗的十几倍。这与美以对伊朗的制裁和封锁有关。军事预算上看,以色列国防开支几乎是伊朗的2.5倍。然而,伊朗革命卫队的资金来源不限于国家预算,还掌控着德黑兰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约五分之一的市值镕盛融资,并涉足伊朗地下经济。因此,伊朗的实际军事预算可能远高于公开数据。
人力资源方面,伊朗具有绝对的数量优势。国土面积是以色列的近60倍,人口是以色列的近10倍,现役军人是以色列的近3.5倍。伊朗广阔的国土面积具备较大的陆地战略纵深,但两国并不接壤,直接陆地对抗的可能性较低。未来冲突形式大概率还是以空袭和互射导弹为主。
海军方面,以色列和伊朗的实力都不强,两者对比相差不大。双方舰艇活动范围有限,不可能跨越地中海和太平洋进行交战,海军直接对抗的可能性也不大。
空军方面,尽管两国战机数量相近,但在战机质量上,以色列占据明显优势。以色列空军装备了先进的四代机和五代机,如F-15、F-16和F-35等;而伊朗空军战机性能相对落后。以色列拥有著名的多层防空系统,包括铁穹防御系统、大卫投石索防御系统、箭式防御系统以及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,具备较强的防空能力。即便如此,伊朗仍拥有两大优势:庞大的导弹库和代理人网络。
国际战略研究所报告指出,伊朗拥有西亚地区最大的弹道导弹和无人机库存,导弹种类和数量远超以色列,涵盖巡航导弹、反舰导弹以及射程可达2000公里的弹道导弹。这些导弹对以色列构成巨大威慑和打击。此外,伊朗在中东各地扶持、训练和支持了多个代理人组织,如哈马斯、黎巴嫩真主党、也门胡塞武装等。这些代理人分布广泛,覆盖从黎巴嫩到巴基斯坦的广大中东地区,为伊朗提供了超出国境的战略纵深和广泛的地区准入渠道。
当前镕盛融资,以色列和美国对伊朗发难主要有两个原因:一是转移国内注意力,二是利用伊朗长期经济停滞的机会。预计双方的军事行动将较为有限。伊朗虽会进行报复,但主要是为了给国内一个交代,不太可能主动升级局势。毕竟,伊朗国内局势已经非常紧张,需要谨慎行事。
配资服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